波新聞─趙士翔/台北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2025畢業展於今(30)日盛大開展,今年的展覽以螞蟻與石頭為主視覺,象徵設計者在重重挑戰中不斷推敲修正、尋找出路。作品主題橫跨智慧農業、文化傳承、互動體驗、包裝設計及舊物再利用等多元面向,共展出35組特色作品,展現學生多元豐沛的創作能量。
設計學院院長林銘煌表示,這次的畢業展是「讓理想化為現實,將美感融入日常」的最佳體現,讓大眾有機會一窺年輕設計師們的創意與實力。他也提到,臺科大一向重視國際化,學校也將持續拓展國際合作機會,爭取與全球頂尖設計學府簽署MOU、推動交換生計畫等,讓學生走向國際舞台,同時引進國際資源豐富學習環境,朝全球設計類百大學府的目標邁進。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易瑋勝說,他十分重視承先啟後的責任,也期望透過協會的力量,協助年輕設計師拓展視野與實踐理想,同時傳承前輩設計師寶貴的經驗與精神。他希望未來能與學弟妹們攜手合作,共同推動設計產業邁向更高的境界。畢業展總召王俐雯則表示,「畢業展不是終點,而是在夾縫間踏出的路徑,通往未知卻充滿可能的未來。」
工業設計組羅郁琁與張芷芸的《小布物語Tiny Fabric Stories》以回收娃娃為素材,經過拆解與再設計,轉化為防災頭套、託藥袋及餐袋等實用兒童用品,展現設計結合環保與童趣的無限可能。羅郁琁認為,每一個娃娃背後都蘊含珍貴記憶,因此希望藉由模組化版型設計,重新縫製、賦予舊物新生命,讓這些記憶得以轉化與延續,同時實踐環保永續的理念。
另一件聚焦永續農業發展的作品是《Spotch智慧水稻害蟲監測與誘捕器》,設計者何嘉瑜、施凱恩因家庭經驗感受到農村勞動力短缺、病蟲害及農藥等問題,遂結合IoT與AI技術,設計出能實時監測氣候、土壤與害蟲數據的智慧裝置,讓農民透過手機App就能快速掌握田間狀況,《Spotch》還可針對不同害蟲更換誘捕方式,降低農民負擔,也推動有機與智慧農業發展。
除了創新設計,學生也勇於向傳統提出挑戰,劉宥希與陳虹菱用作品《留逝》試圖打破華人制式化的喪儀,結合多彩的燈光效果與環保花藝設計,減少資源浪費,保有儀式的莊重與溫暖氛圍。劉宥希表示,《留逝》能夠真正反映逝者個性,是一種兼具個人特色與永續概念的告別方式,「期許觀眾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離別不僅是終結,而是情感延續與愛的溫柔傳遞。」
周善與陳依瑩則以台灣傳統符咒文化為靈感,巧妙結合泡麵這項國民美食,推出商業設計作品《一飽口符麵 Charm It Up Noodles》。設計團隊希望結合代表台灣拜拜文化的泡麵,重新詮釋符咒作為祝福象徵的原意,他們推出「平安」、「財富」、「桃花」三款主題泡麵,將符咒意象轉化為可食用的年糕,搭配特製口味的泡麵,讓品嚐的同時也吃下滿滿祝福。
這次展出作品如《一飽口符麵》、《灣糕》、《時尚鐵皮設計應用計畫》、《智慧水稻害蟲監測與誘捕器》等,日前分別入圍金點新秀設計獎及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展現優異實力。除了工業設計與商業設計外,展場也呈現2D/3D動畫設計、遊戲設計、包裝設計等多元作品,這些不僅是學生們大學四年所學的結晶,更是這群即將踏入社會的新銳設計師們以設計回應世界、表達自我與思索未來的重要起點。
活動詳情請洽詢2025臺科大設計系畢業展FB粉絲專頁或Instagram。
【展覽資訊】
臺科大設計系畢業製作校內展
展覽時間:2025/04/30(三) ~ 2025/05/04(日) 10:00~17:00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IB國際大樓1F 走廊、臺科藝廊、大用工坊、會議室(IB-101)
新一代設計展
展覽時間:2025/05/09(五) ~ 2025/05/12(一) 10:00 – 17:00(假日至18:00)
展覽地點:臺北南港展覽館 2 館 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 2 號 1 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