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翁順利/台南
台南市已實施10年自由學區,將從下學年取消,回歸法定學區制,教育局28日向市議會提出專案報告,表明提供配套措施,將衝擊減至最低,議員們紛紛反映新制過於倉促,可能加速小型學校生存危機,要求市府制定併廢校自治條例,保障學生受教權,過渡期則需滾動式點檢討配套措施。
台南市議會28日進行『因應少子化台南市取消自由學區』專案報告,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台南市是六都實施自由學區比例最高的都會區,比例高達63%,影響教育資源分配、各校彼此競爭,市府唯有實施總量管制,基於少子化逐漸明顯,每年新生約減少1千人,市府規劃兩年,自下學年起取消自由學區,回歸基本學區和共同學區並行。
鄭新輝強調,入學新制於今年一月公布,並推出配套措施,現有就讀學生不受續讀影響,新生可按家有兄姊就讀學校,接續就讀,家長也可提出工作證明,讓新生子女在工作地點附近學校入學,以方便接送。目前已完成新生報到登記,影響不明顯,甚至有許多中小型學校的新生人數增加。
市議會國民黨團表示,家長抱怨電話如潮湧,不解為何取消自由學區,未來小朋友讀不到安排好的學校怎麼辦?教育局表示會落實就近入學學區精神,國民黨團請教育局做好學區重新劃分,訂好廢校和併校標準等過渡期配套措施,鼓勵學校發展多元特色,讓家長和學校安心,並儘速訂定台南市併廢校自治條例,這樣才能真正保障學生受教權。
國民黨團發言人蔡育輝指出,少子化嚴重已是國安問題,是台灣必須要面對的嚴肅課題,不少大專院校因此廢校,也迫使台南市教育局實施已久的自由學區制,必須改弦更張,的確制度的變革,一定會讓家長們難以適從,但也是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因此黨團請教育局訂定台南市併廢校自治條例。
蔡育輝說,台南市少子化到底有多嚴重?根據資料顯示,全校學生數五人以下的學校有31所,全校30人以下的有13所學校,50人以下的學校有25所,這些小朋友的競爭力和受教權,真的能獲得充分保障嗎?小校合併資源能整合、教育品質能提升、學校集中管理可以降低行政成本,更可擴大學生規模並增強競爭力。
小校合併當然有存在缺點,比如學生適應問題,校園文化變遷,影響師生情感連結,師資調整困難,交通不便,社區反彈等,因此議會大決議要求教育局及早訂定台南市併廢校自治條例以為因應。
教育局長鄭新輝答詢說,教育局將滾動性修正調整,如果沒有共同學區,可以合議制來增加共同學區,原來有共同學區因不滿意可以擴大兩個小校,若基本學區太小,可以擴大,教育局未來會做滾動式修正,來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