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專題
全台灣都有中正國小,復興國小,他們不會締結姊妹校。但是本省光復以來,中部以下的糖廠,只要有糖廠子弟小學,不管名稱叫做什麼,他們心都是在一起的,而且統一名稱:「台糖子弟學校」,現在還有聯誼會臉書社群。
屏東南州有糖廠,南州也有國民小學。有些的糖廠員工子弟,有些廠外的,正如屏糖代用國小,員工孩子優先入學,屏東高工教師及主任的子女也是設法「越區就讀」。例如王世湘女兒,鍾晉生公子,戴訪榴組長四個孩子,廖以超、張道恩主任的孩子,校長唐山的二子一女也都是捨建國,唸屏糖。因為環境和師資,讓人信任。
民國50 年,住在彰化 溪州的台糖社區裡住戶,孩子就讀南州國小。社區裡的台糖小學,後來改名叫 「南州國小」。社區像是個大家庭,大人在社區裡的台糖公司上班,小孩在社區裡的學校上學,日夜都相處在一起,所以感情特別好。大團圓相片在台糖子弟聯誼會發布,羨慕許多糖廠子弟們。
好的感情,他們延續到現在,每年的四月,會舉辦聯合校友會,見到了同學,也見到了老師,洋溢在快樂的氛圍下,那彰化溪州 的感情。這也是台糖子弟特有的凝聚力。
正如屏東糖廠代用小學,11月11日就是全台灣,全世界回來屏東糖廠的「返校日」。沈正堅學長厥功甚偉!
圖:台糖子弟聯誼會張輝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