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成果發表會,爲國土保育生態綠網的保育政策與生態農業結合的重要里程碑 。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於屏東縣高樹鄉的屏東智慧農業學校舉辦「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成果發表暨生態餐會」,首度公開以全國唯一以瀕臨絕種草鴞為主題所設計的「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
活動邀請到參與友善草鴞標章的9位農友、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屏東市公所、全聯福利中心、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台糖公司屏東區處,以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嘉義分署等單位,計有30人共襄盛舉。
活動也邀請生態廚師團隊以標章食材設計餐點,搭配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首登展,呈現「保育型生態農業」的重要成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張岱副署長表示,現在推動的友善標章,都是一種保育的1種方式,因野生動物面臨棲地喪失的威脅,草鴞面臨的生存壓力與問題相當多,在農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可以透過友善的生產讓草鴞在淺山棲地可以受到守護、讓消費者在接收到產品友善生產的眾多訊息,更加支持保育行動,同時正循環促進農友的收益改善!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表示,要特別感謝九位首批加入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的農友,其實要取得我們的標章沒那麼容易,他們都已取得農糧署認證的有機友善或生產履歷或草生栽培,在此基礎上還要承諾不用老鼠藥、殺草劑、不要用鳥網、與獸夾;不放養家犬貓不餵食浪犬貓、配合架棲架監測、不設網室等友善草鴞的作為才能取得標章,除在原有對消費者的食安有保障外又多了對農田棲地、對生物多性保育做出貢獻。本分署除推動標章以提升農產品價值外更希望透過人網的鏈結,比如生態廚師、全聯小農直採上架、媒體朋友的報導都能擴大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品牌的影響力,讓更多人瞭解標章代表的意義、也讓更多農友加入農田生態系保護,讓消費者也透過選擇友善農產一同加入守護野生動物的保育行列!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李繼雅科長亦表示,屏東縣在生態服務給付的行列,目前也已達90公頃,未來也可以透過友善農產品標章,繼續為保育努力。
全聯福利中心周山霖主任表示,希望透過生產者來改善商品,友善標章的認證及檢核,是食品安全網,同時也照顧到野生動物。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洪孝宇助理教授表示,友善農產可以如何幫助生態系統,透過大家的串連,希望能有越來越多人的加入,讓草鴞的保育可以做的更好。 活動餐會以「餐桌上的生態旅遊」呈現,由台灣生態飲食設計中心策劃,以草鴞標章農產品設計料理,餐桌上備有今日生態飲食的菜單,菜單上羅列每道菜所使用友善草鴞物產有哪些;由生態廚師介紹設計餐食的理念、由農友向大家分享栽培的小故事。
農友陳秀羽畢業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科技農業學士,本身曾在有機農場工作的經驗,嘗試以有機方式經營自己的農場,主要種植有機番茄與香蕉,目前也是九位農中第一位商品已經在全聯上架販賣中,本身也希望持續在栽培上做出調整與改良,這次能取得草鴞標章農產品,她相信農產品將會越來越好,讓更多消費者願章支持有機農業。
農友李麗珍已70多歲,至今仍投入有機生產行列,在活動中也表示,有意願從載栽培全年生的有機綠竹筍,可以去找她,她很願意傳授栽培技術,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加入有機生產的行列。每位農友都願意分享自己在栽培上的理念與信念,餐會的進行更增添政府機關與農友間的互動,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農友加入友善草鴞標章的行列。
草鴞標章首登展亦於今(16)同步開幕,展期至6月29日,地點於屏東智慧農業學校一樓展區,展覽內容涵蓋草鴞的生態故事、族群困境、標章制度、保育行動、農友介紹,與艾波視角的趣味導覽,並將作為永續農業教育課程之延伸場域,同時開放學校、社區與機關團體預約參訪,有專業導覽。
最後,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表示,草鴞標章的誕生不僅是農產品的品牌,更是對保育政策落地實踐的重要示範。今天,每一位農友的介紹都可以在友善草鴞農產品標章網站看到(https://grassowlfriendly.com/友善草鴞標章農友/),未來期許持續擴大生態服務給付的實施範圍,完善標章品牌及協助通路行銷,鼓勵更多農友加入,攜手打造更多有效的農田型保育區,讓保育不只停留在紙上,而是實現在每一畝田、每一道菜、每一位選擇支持的消費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