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陶泰山/台北
看似不起眼的菱角殼、蛋殼搖身一變,成為寵物精品和居家清潔好物!4/22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台灣企業發揮創意,將一年數萬噸的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兼具環保與實用的創新產品,不僅開創「循環經濟」的永續新價值,更為消費者提供了友善環境的選擇。其中,生態貓食品牌「貪貪Munchee」打造出精緻環保水碗,並採用低氧專利碳化製程的菱角碳,除了比照國際標準,更適合用來取代塑膠原料;而台灣第一液蛋品牌「勤億蛋品科技」也將蛋殼回收再利用,應用於保健品、居家用品等多元用途,這些創新不僅讓寵物與人類的生活更美好,更為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香甜菱角一口咬下,立刻口齒留香,但吃完後的「菱角殼」總是被當成垃圾丟掉嗎?其實它擁有豐富的纖維與木質素,能夠製作成多種可再生產品!透過高溫炭化技術,能轉化為生物炭,不只可提升土壤保水性與養分,還能製成食品包材、寵物墊材、貓砂與除臭包等,發揮吸附異味、天然抗菌的特性,搖身一變成為實用原料,落實循環經濟。貪貪Munchee更進一步開發出「烏金菱殼碳能量陶瓷碗」,透過獨家研磨技術與職人手作工藝,讓特有的遠紅外線釋放(放射率0.89),提高水的甘甜度,並以黑色霧面釉層搭配水波紋設計,增加貓咪的喝水意願,為寵物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陶藝業者坦言,打造「烏金菱殼碳能量陶瓷碗」的過程可不簡單,首先將烏金菱殼研磨成38微米大小,再經由職人以六道工序手作而成,從最初的打漿、灌漿、風乾、修坯,到素燒、上釉,每一步都傾注匠心,搭配無毒無鉛釉料與獨特水波紋設計,不只安全耐用、可機洗、可微波,更充分貼近寵物的使用需求,將技術創新與循環經濟思維完美融合,成功把原本廢棄的農業副產品,轉化為兼具價值與永續意義的寵物精品,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2項「負責任消費與生產」的精神,為寵物產業開創嶄新格局。
除了菱殼碳之外,蛋殼也是常見的農業廢棄物,尤其台灣人愛吃雞蛋,一年可吃掉80億顆,換算產生約4.6萬噸的廢棄蛋殼!勤億蛋品科技為了落實「蛋」盡其用,積極研發蛋殼粉、蛋殼膜等生技應用,除了為廢棄物賦予新價值,也為產業注入創新能量。像是蛋殼內側的「蛋殼膜」,過去總是被人忽視,但裡頭其實蘊含各型膠原蛋白和許多營養素,可作為保養或保健原料,為愛美人士和講究生活品質的民眾,提供更多元的選擇。而廢棄蛋殼經由高溫再加工轉化為氧化鈣(CaO),可製成「煅燒蛋殼粉」,再透過特殊工法,將其變成更穩定的氫氧化鈣(Ca(OH)2),遇水後釋放出鈣離子(Ca2+)與氫氧根離子(OH–),進一步形成鹼性環境,能有效分解蔬果表面的農藥殘留及油污,並抑制細菌滋生,成為守護食安的得力助手。
別以為蛋殼只是一般垃圾,它還能成為居家清潔好幫手!蔬果表面如果殘留農藥、細菌與油污,長期食用恐怕造成身體負擔。相較於市售化學洗滌劑,煅燒蛋殼粉不只天然無毒又環保,其表面的許多細孔,更能吸附並包覆雜質,強化洗淨效果,提升食材安全性,讓全家人都能吃得安心又放心。勤億蛋品科技將平凡無奇的蛋殼轉化為清潔利器,十足體現永續理念,並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2項「負責任消費與生產」,為保護環境與推廣永續,提供嶄新解方。
響應世界地球日的環保呼籲,台灣企業正以創新實力,將永續理念化為具體行動。透過將菱角殼、蛋殼等資源「點廢成金」,不只體現循環經濟的核心精神,更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深度契合。當永續議題成為全球顯學,越來越多業者從產品設計源頭到整體生產模式,積極導入創新思維,構築更友善環境的產業鏈。這股綠色風潮也讓消費者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時,能藉由選擇這些蘊含環保巧思的產品,實踐愛護地球的承諾,共同為下一代打造更宜居的未來。
圖說:貪貪Munchee利用回收烏金菱殼碳,加上職人手作工藝,將原本視為垃圾的廢棄物賦予新生命,落實循環經濟。(資料來源:貪貪Munch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