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高雄報導
一場融合味覺與鄉情的「大陳傳統美食園遊會」,4月6日在高雄旗津海岸公園貝殼館對面的蔣公感恩堂熱鬧登場,由高雄市浙江溫嶺同鄉會主辦、中華大陳同鄉總會協辦。現場擺滿色香味俱全的大陳經典美食,包括豬肉飯、酒糟煮魚、年糕、鬆糕、墨魚餅、鰻魚湯、老酒麵線、桂圓調子雞、帶魚燜蘿蔔等,吸引數百位鄉親和民眾共襄盛舉。
園遊會中,大陳長輩們以熟悉的家鄉話彼此問候,現場瀰漫濃厚的懷舊氛圍,也讓年輕一代對故鄉文化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立委柯志恩也現身活動現場,向大陳鄉親致意並表示,希望將這份凝聚力延續下去,未來更進一步將大陳文化發揚光大。
柯志恩在致詞時強調:「難得有這麼多大陳鄉親齊聚一堂,這份向心力是珍貴的力量。明年的市長與議員選舉,希望能獲得鄉親們的大力支持,把代表性的文化推向更高舞台。」
大陳人之所以對故鄉如此念念不忘,源自70年前的遷台歷史。1955年2月,在「金剛計畫」協助下,國軍與美軍第七艦隊將浙江沿海大陳諸島一萬六千多名居民撤離,輾轉安置到台灣各地。這批「大陳義胞」雖散居全台,卻從未忘本。透過各地同鄉會組織,他們維繫鄉情、彼此扶持,讓大陳精神綿延不斷。
高雄市浙江溫嶺同鄉會副會長、中華大陳同鄉總會高雄分會主任陳榮傑指出,目前全台約有13萬至15萬名大陳後裔,其中高雄就有約2萬人。隨著第一代義胞逐漸凋零,年輕世代對彼此與大陳的連結逐漸淡薄,因此他希望透過定期舉辦活動,至少每兩年一次,拉近族群距離,讓二代、三代甚至四代的後裔不忘根本,傳承大陳人的堅毅精神。
園遊會最吸引人目光的,莫過於一道道充滿家鄉風味的經典小吃。例如「薑茶麵」原是大陳婦女坐月子時食用的營養餐,將豬腰、豬肝、鰻魚乾、金針菇、魚麵、蛋絲等多種食材加入老薑高湯中燉煮,不僅暖身補血,也飽含記憶的味道。「帶魚燜蘿蔔」則是家常桌上的靈魂菜餚,蘿蔔吸滿魚香,鹹鮮滑嫩,是許多大陳人記憶中的媽媽味。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活動除了提供美食享受,更希望激發後代對大陳歷史文化的關注與認同。透過飲食傳承,讓散居各地的大陳人重拾情感,也讓在地民眾認識這群默默耕耘台灣的特殊族群。